1、截图保存二维码

2、打开微信中的“扫一扫”

3、点击“相册”选择二维码即可关注

首页哈佛商业评论媒体视角

数字化变革提速,怎样才能不掉队?

近年来,数字化转型在全社会形成了共识。这项广泛开展的变革行动,颠覆了众多行业,也带来了许多新机遇,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。一些敢为人先、拥抱变化的企业或组织通过积极的探索,收获了不菲回报;而那些畏惧风险、保持观望的组织,则错失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最佳时机。

如今,伴随着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全面重构,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正在深度融合,全社会的生产、生活和治理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,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在逐步驶入深水区。

新时期的数字化转型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。

首先是转型范围的空前扩大。在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之外,教育、交通、水利、农业等各个领域都开启了一轮业务创新和价值创造的数字化变革,一些传统意义上的非数据密集型行业也开始产生海量的数据,数据成为各行各业的基本生产要素之一。

其次,数字化不再仅仅是业务的数字化,更需要是组织的数字化。业务和组织不可分割,数字时代提供了认知世界、改造世界的新工具、新手段,必然导致工作方式、技能要求和业务流程的整体改变。如果管理方式不变,人员能力不变,组织架构不变,必将限制数字化转型的效果。

更为重要的是,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,数字化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如果说早期的数字化转型是以物理世界为重心,沿用已有的认知和知识结构,去解决数字世界里的问题;那么,新时期的数字化则是要逐渐改变过去的思考方式,不能简单地在线上复刻物理世界的商业逻辑、组织架构,而是要真正依靠数据决策,利用数据驱动模式的创新,打造出一套原生于数字世界的、新的组织治理架构与方法论。

可以说,想要走向彻底的数字化转型,各行各业都要从新的逻辑出发,从战略、组织、管理等诸多层面,构建一条新的数字化转型路线图,以此来适应新的数字原生时代,从而进一步推动组织的升级与产业的发展。毕竟,数字原生组织拥有与生俱来的数字架构和能力,在管理模式、商业模式、用户体验等方面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;同时以云计算、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发展,也正不断为打造数字原生组织提供强大助力。

这些正是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,《哈佛商业评论》中文版走访多个行业的转型实践者,通过一场场深度对话得出的一系列洞察。我们了解到数字化转型给社会治理、教育变革、商业创新等领域带来的巨大价值,也看到更多组织正在各个环节构建自身的数字化能力,重新构建组织架构,以实现新的价值创造模式。我们也正亲身见证,数字原生组织如何释放出强大的生产力,从而更加印证了变革底层数字化逻辑的必要性。

比如,在数字乡村,数字化转型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从改变传统治理模式、提升村庄治理水平,到满足村民的核心需求、解决长期存在的民生问题,再到破解乡村产业困局、助力乡村发展振兴,让乡村美、农民富、产业兴变成现实;在智慧校园,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被打破,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线上教学、校园管理和区域教育治理的全场景中,以数据为核心依据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;在未来工厂,精益、智能、柔性、物联、绿色的智能制造模式,既大大提升了先进制造能力,也将绿色低碳贯彻到了实处。

我们发现,这些组织转型的成功,在于清楚认识自身的需求,及时革新思维,同时明确长期战略机遇,并勇于试错,不断改进解决方案。数字化转型已经走到深水区,我们希望它们的经验能够为更多行业、更多组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。改变传统认知,找到新的战略方向,才能抓住不断涌现的新机会,持续前进不掉队。

齐馨 | 文

齐馨是《哈佛商业评论》中文版执行出品人、副主编